首页

高跟扎马眼

时间:2025-05-29 05:58:47 作者:“黄金水道”添活力 杭甬运河启建双百亿级临港产业区 浏览量:73248

  中新网4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就“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”举行新闻发布会,吉林省委副书记、省长胡玉亭在会上表示,现在吉林野生动物种群繁衍壮大,动物多样性不断丰富,折射出吉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

  胡玉亭表示,吉林省境内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数量现在分别是50只和60只以上,听起来不是太多,这是2017年数据的一倍,翻了一番,五年特殊物种繁衍壮大了一倍,这是了不起的数据。现在每年都有新的虎豹幼崽,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繁殖种群。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珲春地区,时常会偶遇“拦路虎”,网上视频大家都看到了,不光是出现在我们监控镜头下,在一些景区道路穿行,游人也经常能够碰到,说明数量是可观的。不仅如此,被誉为“鸟中大熊猫”的中华秋沙鸭,数量已经超过600只,5年增长了一倍。另外,我们还有吉林西部的湿地,每年有成千上万只白鹤、丹顶鹤迁徙驻足于此。当前,吉林已经形成了自然保护地体系,包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、36个自然保护区和88个自然公园,保护地面积已经占到全省幅员面积的17%。

  绿色是吉林的“底色”。吉林的东部层峦叠嶂、虎豹栖息,西部草原湿地、鹤舞长空,中部沃野千里、五谷飘香。吉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吉林的生态,积极打造“美丽中国先行区”。

  一方面,加快生态强省建设。吉林是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“三江源头”,五大水系纵横全境,长白山是中国的六大林区,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,被誉为“长白林海”“东北水塔”和“物种基因库”。吉林持续实施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近年来,森林延绵、草地连片、湿地镶嵌、错落有致的生态格局已经形成。吉林西部的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,“冬捕奇观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吉林实施查干湖保护开发工程,还林、还草、还湿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今年获评为5A级景区,成为吉林旅游又一“金字招牌”。

  另一方面,吉林持续提高生态“幸福指数”。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民生,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屡创新高。吉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3%左右,这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,长白山地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4万个。现在,“吉林蓝”已经成为幸福的“常态色”,干净、美丽、宜居乡村遍布吉林大地。 【编辑:王祎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员工离职后“网络大号”该归谁

“通过官方账号屡次发布诋毁我方的不实内容,试图博取关注;通过官方账号公开发布商业激励任务,以疑似20元一条的价格引导创作者们制作恶意拉踩视频内容;根据某些游戏的鉴抄标准,其已多次涉嫌抄袭我方人气角色。”

智能制造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之道——卡游入选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“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典范”

被称为“空中舞蹈”的鲁沙尔高跷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是当地春节社火表演的“重头戏”,以其跷身高、演员多、表演富于变化、节奏鲜明、韵律高昂而出名,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,鲁沙尔镇被命名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(高跷)之乡”。

(高质量发展调研行)北京大兴机场通航五周年 “新国门”临空经济“大兴”

“村子变得越来越美了。”对于村里的变化,村民次仁感触最深:“经过改造,村子彻底告别了‘脏、乱、差’,庭院环境、村组道路都实现了绿化、美化、亮化、净化,全村19户,家家吃上‘旅游饭’。”

学习新语|“中国市场这么大,欢迎大家都来看看”

24日至25日,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有一次降雨过程,其中,西北地区东部、黄淮南部、江淮、江汉、江南北部、四川东北部、重庆及贵州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或大暴雨,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强对流天气,其中,3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,安徽中南部、江苏南部、湖北东南部、湖南北部和西南部、江西西北部、重庆东部和北部、贵州东部、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-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;安徽中南部、江苏中南部、湖北东南部、湖南中西部、江西北部、重庆东部和北部、贵州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,最大小时雨量20-40毫米,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。预计,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傍晚至夜间。中央气象台3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。

时政现场说丨科技助农 跑出春耕“加速度”

三年来,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稳步提升。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,保护了70%以上的野生大熊猫,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